上一页|1|
/1页

主题:喝自酿葡萄酒等于慢性自杀!

发表于2016-07-23

自酿葡萄酒有毒吗? 有关专业部门曾对自酿葡萄酒样品进行分析,显示样品中含有不同浓度的甲醇和杂醇油。甲醇、杂醇油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原料。一方面,葡萄皮中的果胶在果胶酶或热能的作用下分解出甲醇,霉变也会产生大量甲醇,酵越彻底,甲醇含量会越高;另一方面,葡萄中的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再经过酶的催化作用生成杂醇油。

此外,自酿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千万不要用塑料瓶、不锈钢、铝器皿等来盛装,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某葡萄种植园经理说,你自己酿,哪里有温控设备,控制不了温度,一般都会有甲醇,喝多了容易失明。酿酒可以,别喝,酿出来就倒掉,爽一下就好了。 并且鲜食葡萄皮薄肉厚,怎么出味?在市场上买的葡萄,最适合酿酒的是玫瑰香,在酿酒葡萄里算巨人了。一般的酿酒葡萄比花生大一点,皮很厚。并且有的容易伺候,有的一不小心就坏了。比方说黑比诺,现代仪器,全天值班,还是整桶整桶坏掉,你就这么有自信你用小坛子比酿酒工程师还厉害?那这产业还活不活了。 又,你成本也不会低,酿酒葡萄收购价可能就3元一斤,所以他们25元一瓶还有赚。你做的酒在市场上必然是最低档的,八块钱一斤的价钱买两斤葡萄伺候一个月,真没必要。喜欢酿造还是自己腌酸菜吧!


  很多喜欢自酿葡萄酒的老年人都相信睡前来一小杯红酒有养生保健功效。适量饮用葡萄酒当然对身体有好处,但神经衰弱,肠胃不良的人睡前并不适合饮酒。饮用适度可以帮助入睡,但如果饮用过量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一些酒商为了促销,对葡萄酒保健功能的夸大宣传也给消费者带来了误导。


很多人尤其是长辈自己酿酒,都是为了能把酒丢在冰箱里每天如同服药一样喝上一两杯。但自酿葡萄酒通常不会添加帮助稳定保存的稳定剂——比如适量的二氧化硫。有人觉得自家的酒没加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是更健康吗,但其实这样的葡萄酒反而更容易被氧化变质,因为微生物活动而变酸变质。而相比之下,只要买来的不是假酒,酒庄为了保证酒质稳定而适量添加的稳定剂,对人体是不会有伤害的。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很多自酿者会选择非食品安全级的容器来承装和保存葡萄酒,这也可能带来风险。


还有人说,“我家自酿的葡萄酒甜甜的还有果味儿,比市面上销售那些又酸又涩喝起来都一个味儿的葡萄酒好喝多了。”


其实,前些年迫于长辈一片热心强咽下的自酿葡萄酒不少还真是挺难喝的。虽然不知道品种是巨峰二号还是马陆葡萄,成酒之后,基本上味道都像掺了酒精的淡糖水,可能还带着些难以名状的蔬果味。当然酿得好一点的,不少人都喜欢,这大都是因为酒的味道甜而不涩的缘故。因为才用的是含糖量不够高的餐食葡萄品种,自酿酒在酿造时通常会加入很多白糖,残糖高而喝起来所以那么甜。


喜欢甜味的饮料是人的天性使然,但是不去冒喝自酿酒的这些风险也不难买到很多安全酿制的甜型葡萄酒。知味也经常会向葡萄酒入门者推荐这些更容易接受的葡萄酒类型,比如意大利的马拉内罗,还有一些甜白和强化型的甜酒。 点这些类型的酒给你喜欢自酿的亲友品尝一下,相信会有不错的反馈。

  有人说,"你是不是在危言耸听,想让所有喜欢自酿酒的人都去买葡萄酒。我家自酿的酒我喝了一点事儿也没有。而且古人没有现代酒厂的技术条件也好好酿了近千年葡萄酒,我家亲戚技术还比不上古人吗?”


首先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醒大家注意饮用自酿葡萄酒存在风险,并不是说所有的自酿酒都存在饮用安全问题。我认识一些真正的“自酿发烧友”,大家凑钱买了一套小型酿造设备,找酿酒师朋友指导学习正规的酿造方法,当然这简直是开酒庄的节奏了....没这么豪气的自酿葡萄酒爱好者,近年来也有机会通过一些国产酒庄推出的“专业自酿服务”,到酒庄的酿酒车间里参与现代工艺酿酒的全过程,然后把自己亲身参与酿制的酒买回家。


而关于“不使用现代技术的古人不也健康幸福地生活着吗”的问题,通常我们称之为“玫瑰色的怀旧想象”。很多人也很难想象当年法国皇室居住的凡尔赛宫里其实到处是虱子。要知道,在巴斯德发明巴氏消毒法之前,葡萄酒和啤酒酿好之后很容易变酸(微生物活动)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问题。在葡萄酒发酵过程的微生物学认识的基础上,才发展出了现代酿酒业,酒庄酿制的葡萄酒品质和安全性才得以显著提升。如果你亲戚家自酿酒的时候注意严格对所有承装的容器进行沸水杀菌,酿好的酒在装瓶后还用巴氏消毒法处理,那风险应该会小得多。那就去问问他们是怎么酿的吧!!

上一页|1|
/1页